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

京都、大阪五日遊

趁著大女兒基測考完,日本天氣將熱未熱之際,規劃了一趟日本京都、神戶、大阪關西三都之旅。運氣很好,天氣非常舒爽怡人,加上日本豐厚、精緻的人文和地理內涵,是一場身心靈充電的愉快之旅。

位在奈良的東大寺,是這次日本之行的第一個景點。東大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,大佛殿長、寬、高各有50公尺左右,是優美的木造結構極品之作。前殿的左右護法莊嚴肅穆,正殿的佛陀慈目頷首,一側的文殊菩薩可供人觸摸,求取智慧。

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

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之三:心臟病與氣喘的內在探索

如音樂詩篇般的瑞典心靈療癒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,觸及了很廣泛多元的面向。其中,對於疾病與性格之間的連結,也有很夠水準的著墨。


很帥的男主角丹尼爾,是個指揮家,在一場演奏會之後,心臟病發作。他知道自己若不做些改變,遲早會病發身亡。


新時代的身心靈整體觀,認為身體,是靈魂在這一世的親密伴侶。身體健康出了問題,表示內在靈魂出了狀況。從另一角度來看,身體除了為我們每天辛苦工作之外,當我們生了病時,還會努力調動資源,來幫助我們恢復健康。身體,其實是一個具有智慧,又勞苦功高的靈魂好夥伴。


生病了,特別是像心臟病那麼具有致命殺傷力的疾病,是身體向靈魂發出的強烈警報訊號:注意,注意,火災囉!快逃吧!改變吧!


我們周圍的世界中,身體發出警報的案例,多得不勝枚舉。


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之二:身心回家之路

身心回家之路,是一個「放心」的過程。對不屬於利根的普羅大眾而言,通常,這將是一條漫長的療癒之路。

究竟這條回家之路在哪裡,要如何走?好看的瑞典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,做了很細膩的闡述。

影片一開始,男主角丹尼爾小時候站在美麗的麥田裡,忘我的拉著小提琴。幾個同學聯手霸凌他,讓他心靈受創很深。摯愛的母親帶著他轉學,逃離那裡。不幸仍持續著,丹尼爾14歲那年正準備參加世界音樂大賽前夕,在窗前親眼目睹母親被車撞死。至此,他成了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。

導演沒有交代他之後的人生,想必是痛苦,遠遠要多於快樂。

場景快速拉到成年,丹尼爾已經是個國際知名的音樂家。在一場音樂會後,心臟病發。他決定回到小時候的故鄉,買下了廢棄的校舍,回來「聆聽」。

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之一:音樂、愛的流動與療癒

6月1日,在新竹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基金會看了一部很棒的瑞典片,名叫《就像在天堂》,看完後,內心有很深的觸動。三天內,又再看了兩回,有種收穫滿行囊的快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照片取自網路

整部片,優美的音樂貫穿了首尾,內容觸及了夢想、愛情、宗教反思、童年的霸凌與療癒、家暴、團體動力、情緒的表達、溝通技巧等諸多生命的重大議題。難能可貴的是,導演取鏡細膩流暢,劇情也不致太沉悶,是一部不可多得、值得一看再看的身心療癒與成長電影。

劇中的男主角丹尼爾,是一個國際知名的音樂家。他得了致命的心臟病後,決定回到小時的故鄉,並買下了荒廢的舊小學校舍。接著,因緣際會地,他接下了小時家鄉小鎮教堂唱詩班的指揮工作。

故事的主體,就從這群詩班成員的互動展開,逐漸深化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