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之二:身心回家之路

身心回家之路,是一個「放心」的過程。對不屬於利根的普羅大眾而言,通常,這將是一條漫長的療癒之路。

究竟這條回家之路在哪裡,要如何走?好看的瑞典電影《就像在天堂》,做了很細膩的闡述。

影片一開始,男主角丹尼爾小時候站在美麗的麥田裡,忘我的拉著小提琴。幾個同學聯手霸凌他,讓他心靈受創很深。摯愛的母親帶著他轉學,逃離那裡。不幸仍持續著,丹尼爾14歲那年正準備參加世界音樂大賽前夕,在窗前親眼目睹母親被車撞死。至此,他成了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。

導演沒有交代他之後的人生,想必是痛苦,遠遠要多於快樂。

場景快速拉到成年,丹尼爾已經是個國際知名的音樂家。在一場音樂會後,心臟病發。他決定回到小時候的故鄉,買下了廢棄的校舍,回來「聆聽」。

源自美洲原住民的傳統智慧,在湯姆‧布朗好看的追蹤師三部曲《松林少年的追尋》書中,有一段話,傳達了和影片導演同樣的觀點:
有時候你必須回去,才能知道路的盡頭之外,會發生什麼。生命不會在路的盡頭結束,我想,生命會持續存在,死亡不是結束,只是插曲。
我知道,若要在悲傷中尋求解脫,就必須回到原點,在那個地方,我將以某種形式,與死亡妥協。
不僅是面對死亡與悲傷,面對恐懼,面對因為愛的流動不順暢而導致的心臟病,最終的解決藥方,還是要回到原點,勇於面對最初的源頭。

剛回到家鄉的丹尼爾,在雪地裡,像個孩子般的愉悅跳躍。看見小白兔,歡喜地拿起相機拍照。他自然地享受著生活中單純的快樂,其實他尚不明白,那就是人生的至福。

壓抑又陰鬱的牧師來訪,丹尼爾不會和人互動,一開始就得罪了地頭蛇。經過的卡車司機(那個他當時尚不知道,其實就是小時帶頭霸凌他的男生)開槍打死了那隻剛給他帶來短暫歡喜的小白兔,諷刺的是,小白兔是要獻給教堂的感恩節禮物。

現實世界的複雜與殘酷,相較於音樂世界的純美與至善,對丹尼爾而言,是一道很難跨越且又深不見底的鴻溝。

成為唱詩班指揮,和鎮民開始互動後,丹尼爾給大家帶來音樂的歡悅與能量體驗,而這群夥伴,則回報了他溫暖與療癒。

原來,一直在音樂世界裡,教導別人要體會「平衡」奧義的丹尼爾,是一個不會騎腳踏車的人。蓮娜教他騎腳踏車,讓他重新體驗平衡的感覺,讓他擴展自己的生活範圍,親近大自然,體會鄉村的美景。

丹尼爾在小鎮裡,有人陪伴,開始踏實地生活。他劈柴,有了身體的勞動;他仍會貿然介入別人的家暴衝突,差點被打死;他衣服穿得太少,有人提醒;牧師娘離家出走,他第一次為別人鋪床;他敢於下水游泳..。就連悲苦的牧師氣喘發作,他也能給予適時的擁抱。

他學會了給予,能夠為人著想,給夥伴帶來內在的力量。他也能接受,夥伴則給了他溫暖的回饋。施與受的平衡,加上親近大自然母親懷抱的滋養,丹尼爾慢慢感覺回家了,心逐漸柔軟下來。

然而,最終的療癒,還是落在自己身上。影片最後,長大的丹尼爾,回到小時候的麥田,抱起那個害怕的小丹尼爾。這一刻,他的心才真正安頓下來了。

這樣的場景與隱喻,在布魯斯威利者主演的《扭轉未來》裡,也同樣出現過。

童話故事《綠野仙蹤》裡,被龍捲風捲到另一個陌生國度的桃樂斯,勇敢地走在「黃磚道」上。

龍捲風,也就是影片中丹尼爾的心臟病,目的是逼迫他無法繼續走在原有的路徑上,必須要改變。而黃磚道,其實就是回家之路。

桃樂斯透過稻草人、樵夫和錫人三個夥伴的彼此幫助,最後才發現,原來回家的關鍵,秘密就藏在一開始被壓死巫婆的銀鞋裡。

回到起點,原來回家之路,就在那裡。

丹尼爾,就是桃樂斯;綠野仙蹤裡的三個夥伴,也就是唱詩班裡的那群夥伴。

保羅科爾賀的暢銷小說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,說的也是類似的故事。

牧羊少年聖狄雅各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,他跨過沙漠,跨越大海,探訪了未知的國度。歷盡千辛萬苦,終於到了傳說中的藏寶地埃及金字塔。卻在無意中得知,原來千尋萬覓的寶藏,就埋在故鄉那棵菩提樹下。

伊朗電影《心靈印記》描述一對新婚夫妻,蜜月旅行前往印度,尋訪傳說中的牧牛聖者,祈求智慧。等到歷經多番波折,看遍諸多風景後,遇到了聖者,竟是見面不相識。聖者還是留給他們一段很美、很有智慧的話語:
我跨越七大洲,攀登七大山,
走過所有河谷,穿越廣大平原,
經歷所有季節,旅行在世界各地。
等我回到家時,卻驚異地發現,
全世界就在我家花園裡,那一片葉子的露珠裡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我雖然沒看過這部電影,
    但仍然很喜歡這篇文章,
    舉了很多例子,融會貫通,
    讓我很有感覺,讚啦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你的讚美~~

    我相信 每個人都會追求生命的真正課題
    而不管是透過電影 寓言故事或童話故事等等
    都可以看到前人或智者掙扎過後的刻痕
    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