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

情緒的3個比喻:像濃霧、水庫、鹽巴


身為一個過了40歲才有自覺的男人,情緒這兩個字,在我生命中大部份時間是陌生的。也因此,我的內在歷程是混亂的,也是比較不快樂的。

開始有自覺後,比較會去關照自己的情緒起伏,進而去照顧及滿足那個內在小孩的需要,慢慢感覺身心比較容易合一,也比較能夠享受單純的快樂。

最近讀完曹中瑋的《當下,與情緒相遇》,書裡頭,把情緒比喻為濃霧(P155)。我很喜歡,也很受惠於這樣的類比:

起霧而伸手不見五指,這時怎麼辦?
一、起霧是一種現象,不關我這個人是好是壞;
二、霧來了,就會散;
三、現在能做的,就是安靜地坐下來,等待霧散。
當情緒,特別是強烈的負面情緒驀然生起時,這樣的狀態,有點像置身在濃濃的霧中,看不清楚該何去何從。此時,曹中瑋老師書中提及的觀點就很受用了。

情緒的生起,猶如濃霧的生起,是一種自然的狀態,不關我這個人是好是壞。

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對於自己的情緒,一直抱持著抗拒或壓抑的態度。甚至來自原生家庭的錯誤承襲,認為有情緒的人,就是修養不夠好。這樣的觀點,著實讓我受苦不少。

情緒是生命的一種自然現象,甚至具有正面的功能,無關我的好壞評價。而且情緒來了,慢慢會散去,就像霧終究會散去一樣。所以,當情緒來時,就安靜地停下來,看看情緒要告訴你甚麼,回想最近發生哪些事情,你的想法是甚麼,有甚麼地方是可以鬆綁的?時間夠了,情緒就會慢慢散去。

之前,忘記在哪一本書上有提到,情緒好像水庫的比喻。這是以能量的觀點,來詮釋情緒的某些特質。

已經生起的情緒沒有獲得緩解,慢慢累積太多後,就像水庫水位長期太高,沒有洩洪,就會有壩體潰堤的災難風險。

生活當中,有時別人一句無心的話,沒有明顯的惡意,竟然造成自己很大的情緒波動。這種不成比例的情緒波動,往往就是情緒長期累積下的結果。這時,情緒像水庫的比喻,就很有用了。

所以,常常去關照自己的情緒波動,設法同理自己的情緒,不讓負面情緒過度累積,這是EQ教育的重要內涵。

情緒還有一個比喻,它就像鹽巴一樣。

鹽巴,是一種重要的調味料。廚房裡缺少了鹽巴,很難做出美味的佳餚。

一個習慣壓抑情緒,完全沒有情緒起伏的親友,平時既沒有歡笑,也沒有悲傷,不管你和他相處多久,彷彿永遠都像一個陌生人,難以看見他的內在世界,情誼當然也無法成長。

幾年前,在兒童志工團體當了一陣子的隊輔。團體中有個國中男生,完全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感覺。了解他的家庭及成長背景後,我沒有給他壓力,等待他願意分享時再說。

有天,我私下跟他說:「大家都願意把自己的感覺講出來,只有你一直不說,這就好像,你做的每一道菜都沒有放鹽巴,別人吃了,會覺得好吃嗎?」他沒有回答我,但眼神閃了一下。我知道,他聽進去了,只是還需要時間整理自己。

又有一次,參加一個兩天的工作坊。還在每一個人3分鐘自我介紹的開頭階段,一個女生就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地說,她多恨她的媽媽,她有多命苦,誰又對她不好…..,終於嚎啕大哭。

我能同理這個女生瀕臨情緒潰堤的發洩需求,但這是一個成長團體,不是治療團體,且大家都還不認識,也不適合這樣的露骨分享。當下的感覺,參加成長工作坊就好像準備要喝一碗可口的湯,卻被這位女生加了一大把鹽巴,味道完全變了。



2 則留言:

  1. 我很喜歡情緒像濃霧的比喻,霧會生起,也終究會消散,不要去論斷,只要如實去體驗它。當我陷在情緒的濃霧中時,這比喻會給我幫助,讓我比較容易與情緒和平相處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當情緒被您自己同理後
      它就會像生起的濃霧一樣
      慢慢消去
      這時候再行動 比較不會出問題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