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多前,讀到林谷芳老師的著作《禪,兩刃相交》。書中提到,一代學者,也是研究及講解華嚴經的權威大師方東美教授,在臨死前幾天,拖著病體,跑去皈依一生老實念佛的廣欽老和尚。這段典故的敘述,讓我的心中,有很深的悸動。
廣欽和尚一生沒讀過什麼書,早年在深山修行時,養成了只吃水果維生的習慣,所以又被稱為「水果和尚」。他一生如實、老實念佛,証得佛果,度人無數,在台灣建有知名的承天禪寺(土城)。
方東美教授為何會在臨死前,皈依廣欽老和尚?原因眾說紛紜。但當時這個舉動,讓自己的門下弟子,顏面無光,幾乎可說是無地自容。
我自己的解讀是,知識(以及我們慣常依恃的外在表相,如金錢、成就、權勢、外表、身分等)固然重要,但對一個修行者而言,實修、實證的工夫,相對則更為關鍵。否則臨命終前,信心不夠,這時,再多的知識及其他外在事物,當面臨昏亂、恐懼的情境氛圍,恐怕都是無濟於事。
禪宗有個禪師,叫做天王悟,是知名禪師馬祖道一的弟子。
在還沒有悟道前,天王悟的修持功夫、定力已經都很好。但在臨死前,天王悟露了餡,躺在那裡叫唉喲,苦啊!
當家的和尚請求他說:「師父,當年您還沒悟道時…,那個名聲多大。現在都說您有道了,臨死還那麼痛苦的叫喊,傳到外面去,我們不好做人啊!請您輕一點叫!」
南懷瑾老師解釋這一段「話頭」,認為天王悟禪師只轉成了第六識和第七識,前五識和第八識還沒有轉成,所以修道只修了一半。
近代,法鼓山的聖嚴法師,晚年身體遭遇病痛,但他從不喊苦,這風範,讓我們見證到:修行得道的人身,可以做到「病痛」但「不苦」的境界。
弟子建議法師換腎,可以延長壽命,繼續人間菩薩慈航善業,遭到法師的婉拒。法師一生習禪,「外境動,我心不動」的修為,度化了很多知識份子受困的心靈。
有個親戚阿嬤,沒讀過書,一生老實修行,獨居,自己照顧自己,和鄭石岩教授的母親有點類似。
前幾年,老太太預知自己的時候到了,心境平和,主動斷了進食,只喝點開水。子女跪求老太太多少吃點東西,惟她意志堅定,不為所動。大約一周後,身體乾乾淨淨的離開紅塵。
生死大事,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智慧?
對照方東美教授、天王悟禪師和聖嚴法師、老阿嬤的行誼作為,顯示真正的生命智慧,其實超越了外在的表相世界,是屬於內在層次修為的結果。
生性比較樂觀的老婆,常會唸我:「年紀還輕,幹嘛老是談生死的話題?」
套句美國精神分析鼻祖阿道夫.梅耶(Adolph Meyer)的話:「別去抓還不會癢的地方!」何必和生命中最可怕、最黑暗、最恆常不變的的一面纏鬥?
只是,逃避死亡的議題,真的是比較好的策略嗎?
佛家常說的,無常,還是明天,會先來,都還不知道呢!
人一生所求,歸根究底,不外乎「放心」及「好死」四個字而已。活著的時候放心,臨死的時候好死,可以說是有福之人。
古雅典的思想家伊比鳩魯在幾千年前,說過一句很有智慧的話:「人類痛苦的根源,即在於對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。」
人類最深層的情緒源頭,是恐懼;而恐懼的源頭,其實是指向面對死亡的顫慄。
所以,只要能克服或減緩對死亡的恐懼,人活著的時候,就可以比較放心,比較快樂。
另一方面,人會恐懼死亡,常常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的活過,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,沒有唱出生命中最想唱的那一首歌。因此,能夠活得放心,活出自我的人,相對也比較不會有對死亡的恐懼。
所以,放心和好死,其實是互為因果的,且都是人生中一等一的大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