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聖誕節清晨,二個女兒一起床,會很興奮的跑到門口,找到屬於自己的聖誕禮物。相對平時起床無精打采的,這時她們往往會又叫又跳的,一臉興奮、滿足的表情,叫著:「好棒喔!」、「太棒了!」
有時,孩子的媽媽會玩點小遊戲,把禮物,改放在樓上的門口。
女兒在樓下找不到禮物,露出失望的表情。媽媽提醒她們:「要不要去樓上門口找一找,說不定,聖誕老公公會把禮物放在那裡?」
女兒找到禮物後,失望而復得的心情,往往呈現加倍的快樂。
孩子漸漸長大,不免會碰觸到聖誕老公公的「不合常理」處,很認真的問:「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?」
我的一貫策略是裝傻,反問:「妳覺得呢?」把問題,丟回給女兒。
「同學都說,根本就沒有聖誕老公公,送禮物的是爸爸媽媽?」
「那妳覺得呢?」我又反問。
女兒想了一下,回答說:「不可能是爸爸或媽媽,你們那麼小氣,不會送那麼好的聖誕禮物。」
被女兒評為小氣,心裡有點吃味。
其實,對於女兒的教育投資或購買書籍、雜誌等,我們從不吝於付出。但對於一些非必要性的支出,例如買玩具、衣服、吃大餐等,我們會考慮再三。
這麼做,一方面是避免無謂的浪費,一方面也讓孩子學習「延遲滿足」。我們並不會每次都滿足孩子,有時則是延遲滿足,為的是不希望孩子以為,凡事「有求必應」,而能夠學習等待和轉念。
但是,對於孩子的聖誕禮物,我們則會全額滿足孩子的心願。那是一種做父母的苦心孤詣,為的是給孩子留下一份「心想,可以事成」正面感覺。
「所以,妳相信有聖誕老公公囉?」我繼續追問。
「我們家沒有煙囪,又從來沒看到聖誕老公公的馬車。但是,又真實的收到禮物,如果沒有聖誕老公公公,那禮物到底是誰送的呢?…」,女兒顯然陷入了困惑。
滿心沉浸在收到心愛禮物的歡樂中,理性的思考暫被拋諸腦後,討論也就不了了之。
有時不免有點擔心,老大都15歲的大女孩了,活潑、聰明又有才華,卻還相信有聖誕老公公,會不會是春天的兩條蟲?是不是心智太晚熟了些?
和兒少志工團體裡的前輩傅姊請益,她說:「我們家孩子也是一樣,三個都還相信有聖誕老公公!」
聽了,我覺得放心多了。
傅姊家的老大,只比我家大女兒小一歲。三個孩子,充滿了陽光般的神采,健康、活潑、樂觀,喜愛閱讀,又能體貼別人,簡直就是理想孩子的典範。
心想,為了營造並維持孩子童真式的期待,老婆每年煞費苦心,花了很多工夫在幫孩子準備聖誕禮物。而孩子,確實也在這個外國小孩過新年的歡樂時光,擁有滿心的喜悅,那也算是一種幸福的記憶吧!
就像神話故事裡,灰姑娘的南瓜馬車和玻璃鞋的夢想一樣,要孩子一直相信真的有聖誕老公公,並不容易;但是,要搓破它,只需要一彈指的工夫!
大人的潛在心理上,也冀望有個聖誕老公公的!想買個名牌包,想去歐洲旅行,想換大一點的房子,想換一部好車,身材更好一點…,只是,禮物要比孩子大多了。
甚至,在期許永生的課題上,不管是基督徒相信的死後天堂的應許,還是佛教徒相信的「乘願再來」的心力實現,本質上,還是一種類似孩子對聖誕禮物的內在期待。
今年初的某一天,小女兒很正經的,找我討論事情。
她說:「我覺得,聖誕老公公一定是媽媽!」
我很納悶,「為什麼這麼說?」
「我發現,聖誕老公公禮物上的包裝紙,和我們上次買東西送人,自己包裝用剩的紙,剛好一模一樣。」
大女兒也加入了談話!
二個女兒一直強調,在學校和同學聊天,同學都說,聖誕老公公根本就是自己的父母。這次,又發現了相同的包裝紙。顯然,二個人已經經過了研討,得到上述的結論。
「會不會剛好是巧合呢?那種包裝紙很漂亮呀,聖誕老公公一定也很喜歡…」。我維持一貫裝糊塗的態度,不想搓破孩子對聖誕老公公和禮物的童稚想望。即使知道,終有一天,她們自己會明白過來。
今年的聖誕節又將來臨了,孩子的媽媽照例又在閒談中,不經意的探詢:「今年希望得到什麼聖誕禮物呀?」
小女兒不假思索地回答:「森林家族!」大女兒則想要暮光之城的書。
我很好奇,孩子對聖誕老公公到底是誰的「現在式答案」?
「到底有沒有聖誕老公公啊?」我問。
二個女兒相視而笑,也學會了我的裝糊塗,沒給明確的答案。
我知道,二個女兒真的長大了,能夠體貼父母的心意。
畢竟,能夠得到心想的禮物,就是一種幸福。而且,發現聖誕老公公就是自己的媽媽,也不是失望的事,那應該是成長過程中,一種甜蜜的幻滅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