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

禪者林谷芳眼中的男女兩性


時間,可能是情愛的大敵。但掌握了當下,人卻超越了時間,於是「萬古長空」,乃可以在「一朝風月」中顯現。
禪語所謂「識得時間之奧秘」,關鍵正在「當下」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-林谷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愛情電影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裡,有一段有關男女議題的對話:
你不想繼續談這個了吧!我討厭說這些了!男人啊,女人啊,這些話題永遠沒有止境,就像是一直快轉的唱片。
每一個情侶都會無休無止地討論這些話題,而且永遠都是陳腔濫調。
也難怪,坊間有關兩性議題的書汗牛充棟,但通常僅從以「知識」的角度切入,甚至等而下以「姿勢」當噱頭。看了,總讓人覺得缺少了內在的深層底蘊,索然無味。

無意中,在舊書攤看到這本《性是生命的一大公案──禪者眼中的男女》,心想,身兼音樂教授及禪學大師身分的林谷芳,竟然也寫了兩性議題的專書。雖然後來了解,這是林老師早年在自立早報專欄文章的合輯,但大師手筆畢竟不凡,又是那麼特殊的題材,自然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林老師一開頭,就寫了「婆子燒庵」的禪宗公案,直接點出了全書的要旨:性,是生命中的一大公案,絕對是值得用一生,認真去實參實修的一個領域。

書中,林老師清楚點出了兩性關係的本質:
愛情,是諸多感情中,最具因緣和合特質的。
所以如此,乃是因為男女的分隔或吸引,本來自最盲動的一個本能--性。
而男女問題會那麼多,就因為大家都順著這個本能走,忘記在這中間加入一點觀照所致。
林老師進一步延伸:
男女之間的吸引,常在懵懂時即已開始,它所涉及的心理層面,其實遠大於生理層面,兩性的吸引也因此應該被廣義的定義為:對另一種生命特質的追求。
只是,這種特質及追求,關聯到更多的本能與渾沌。
換言之,性不同於吃飯、睡覺等本能,它永遠與生命的自我認定相關。任何一樁感情問題都不能只在現象面解決,必須跳到情感之外,從最根本的生命脈絡來釐清。

所以,這本書一開始,就把男女議題,界定為生命的學問。既是生命的學問,自然不能用客觀量化的方法來處理,解決之道還是在當者的自我觀照。而觀照,也有究竟或不究竟之別。要能在本質上做觀照,才真有撥雲見日的一天。

書中的推薦序中,提到清末民初佛學大師虛雲老和尚的一段典故,很有意思:
近代禪們高僧虛雲老和尚,在離家雲遊50年後,接獲其出家妻子清節尼(當時已經將近70歲了)一封情意綿綿的家書。
清節尼在虛雲離家2年後,也隨婆婆出家了。只是50年的修行,當獲知丈夫的的訊息,仍滿心盼望與丈夫見面。
這無關乎性慾,但70歲的清節尼所想、所圖的是什麼?作者沒有多做解釋,只待大家當做公案來參了。

性慾,乃人之大慾,是一種很深的無明。對修行人而言,性的處理有兩難:過度的節制,會導致生理、心理的焦慮。但把性視為「快樂的行為」,也容易掏空自己的身體--要享受性生活,而不老得快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靜坐禪修的人,一旦氣機勃發後,性慾的無明必起,絕大多數人過不了此關,以致任督始終難通。道家修仙者亦同,勤苦煉精始終無法化炁,以致多數人只能勒陽關外人空哀嘆。所謂「順則成人,逆則成仙」,即是此意。

對此修行上的大題目,作者提出了他的觀察:
有過修行經驗的人都會發覺,一般人怎麼吃得那麼多、睡得那麼死、講得那麼滿,所以如此,正是生命缺得多,性也是如此。
一般人來看,正常人應該性慾十足。但修行人的看法正好相反,因為性慾十足,也正表示他自體還欠缺太多。
接著,作者提出了他的藥方:
性的轉化,是藉由別種事物,來吸引我們生命的熱力,理想、嗜好、工作都可能發揮這種功用。而只要不是使生命向下的,也就不一定是種失,反而,常常能有外的創造。
超越,則是越過了性的主導層次,再也不受制於它。真的超越,有兩種:
第一:自體本身的「陰陽俱足」:只要自體內陰陽相濟,就能夠轉凡為聖。
第二:在緣生性空上,真正觀照到性的無常。
《讓愛自由》一書的作者李安妮提到,每當很想要交男朋友的時候,她就會自覺地多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,在生活上多疼自己一點,多培養自己的女性能量,男性能量也隨之更加發達,這樣,想找男朋友的感覺也跟著淡了,不再需要靠著男女之間的吸引力,來感受生命的熱情。

這就是所謂自體本身的陰陽自足!其實,禪修到了「內觸妙樂」境界,修為到此者,據說那快樂比性愛還要深層。而道家修煉到了一定功夫,所謂「精滿不思淫」,講的也是自體的陰陽俱足。

當男女從性的激情,慢慢進到柴米油鹽的平淡階段後,又是另一番風光。作者談到轉換過程的關鍵:
要能從愛情中滋生出恩情,其條件不外有二:
一是逆著看,觀照到自己的不足,因而生出「何德致此」的惜福之心
二是順著看,在發掘對方的優點中,生起「有幸逢此」的感恩之情。
另外,緣起性強的事物,也最禁不起時間的磨洗。因此移情別戀或外遇,與戀愛、婚姻之間,也必然是孿生的關係。林老師談到了外遇的本質:
在外遇上,當事者要能了解,生命本有許多無法獲得的無奈事實,只有承擔此無奈,而非純然追逐快樂,才是真正的離苦之道。
在新舊之間的無奈與承擔作考量,是事後的智慧。而平時,讓生命行為時常保持一定的美感空間,體得緣生性空之理,則是正本清源、釜底抽薪之道。
如果在熱戀之後,馬上覺得索然無味,問題往往出在自己身上。畢竟,一個擅於領受環境訊息的人,即使是在外緣不變下,也可以因為觀照自己的內心變化,而創造出新的生命風光來。
印度聖雄甘地說,他喜歡坐牢,因為牢裡沒有太多雜務,心靈反而能夠自由馳騁。懂得生活的人,正是如此。
性,是和別的生命直接連結的經驗,也是最深的觸慾,所以特別需要關照。修行人與一般人的不同處,倒不在一定要採取何種立場,而是必得將之視為生命中的一大公案來參。

禪家認為,人的煩惱根本就來自「二元分割的習性」。因此,如何能統合超越二元概念的矛盾,也即是生命境界高低的關鍵。男女之間也不例外,如何統合愛與性、恩與情、永遠的無明衝動與老化的生理機能、新的追求與舊的廝守,就是男男女女公案參得透與否的關鍵。

這本書,其實並不好讀,要讀通,還需要下綿密工夫。作者透過甚深的禪定修為,參透了男女兩性的複雜面向與深層內涵,拈提撥示,絕對夠得上是相關書籍中的上品佳作,當無疑問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清節尼即使有深厚的修行基礎
    但仍勘不透和虛雲老和尚的情緣
    或許是有累世的糾纏在其中
    最近看了陳勝英醫師的催眠治療書
    忽然有了這種感覺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從累世累劫的情緣糾葛切入
      很特別的觀點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