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討論有關核安的話題外,芳琪多次問我:「月底我生日,要不要邀請珮蓁(化名,以下同)來參加呀?」
我回答:「如果是我,我會」。
「可是,珮蓁來的話,會破壞氣氛耶!而且她媽媽也不一定會答應讓她來?」
我說:「珮蓁一直是你最好的同學,禮貌上你應該邀請她來,至於她能不能來,那不是你能決定的事….」。
我懂這孩子的心思,她其實不太想讓珮蓁來參加她的生日慶祝會。
我換個方式回應:「你不請珮蓁來,她愈來愈孤立,不是很可憐嗎?要知道,可惡之人,必有可憐之處。」
這孩子反應很快:「可是,可憐之人,必有可惡之處。」
我啞口無言,我強調可憐,芳琪在乎可惡,兩人重心不同,暫時沒有交集。
芳琪、珮蓁、家宜和蕙如,四個人身高都高,功課也都好,芳琪和家宜的領導能力和人際關係尤其出色。四個人常在我們家玩,我也和大家都很熟了。我常說,你們的啞鈴(雅玲)老師只要管好你們四個,班上就天下太平了。
但是,最近這群孩子(新加入了家宜的妹妹家樺)的互動中,珮蓁老是顯得格格不入,不僅經常鬧脾氣,認為大家不照她的方式玩,還嚷著要回家。其他幾個孩子,開始有點排擠她,珮蓁顯得愈形孤立。
珮蓁的變化,引起了我的好奇,芳琪也會說,我才慢慢了解其中的原委。
五年級分班後,珮蓁一直是芳琪最好的朋友。但是隨著每週三下午,蕙如陪著芳琪回家一起寫功課,二個人脾氣很能相合,老是玩得笑嘻嘻的,從沒吵過架,感情愈來愈好。
珮蓁這孩子功課超級好,英文尤其出色,其他才藝競賽也都屢有斬獲,媽媽顯然長期佈局,為了女兒幾年後可以推甄上北一女,預作準備。
問題是,媽媽介入女兒的生活細節太深,標準太嚴,導致珮蓁開始出現情緒及人際問題。而這媽媽,依然我行我素,甚至告訴珮蓁「你交了壞朋友!」
尤有甚者,剛剛結束的小六畢業旅行,珮蓁的媽媽也參加了。她積極介入孩子之間的互動,而且刻意打壓蕙如。蕙如回家後,作了惡夢,夣到自己掉到懸崖邊,珮蓁本來要拉她上來,珮蓁的媽媽出現,叫珮蓁放手,不要救這個壞朋友,結果掉落懸崖….。
可憐的珮蓁,一向惟媽媽的命令是從,但是她的直覺告訴她,芳琪和其他同學絕對不是壞朋友,她的基本判斷力已經面臨衝突!
可以合理推斷,珮蓁這孩子以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會讀書,卻是一個不會生活、很不快樂的女生;悲觀點,則很可能是精神官能症的潛在高危險族群。反向來看,珮蓁的自我覺醒若夠強,則可能會變成一個極端叛逆的靈魂,親子關係將劇烈碰撞。但是不管如何,這孩子都會很可憐!
我的心情沉重了起來,一直思考在孩子清明的成長過程中,家長應該介入的分際,究竟要如何拿捏?
我問芳琪:「你有沒有珮蓁媽媽的email?」
「你要幹嘛?」芳琪警覺了起來。
我說:「我想寫封信給珮蓁媽媽,希望她能信任珮蓁,適度放手,不要過度介入珮蓁和同學之間的互動,這樣珮蓁才能有空間,活出自己。」
「可是,珮蓁以為這樣最好呀,只要聽媽媽的話就好了。」
我的心情很沉重:「你希望珮蓁以後變成像學靖哥哥那樣嗎?」
今年寒假時,有個朋友帶學靖來老家,待了二天。
學靖高中讀台北名校,還是籃球校隊,一表人才。大學也順利考上名校,卻因憂鬱症被迫休學在家。媽媽擁有名校博士學位,姊姊目前讀T大熱門研究所,顯然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,承受了媽媽的過度期待與過度管教。
芳琪想了一下,回我「我會去問珮蓁,然後給你她媽媽的email。」
其實,我也疑惑,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?
只是,珮蓁這孩子冰雪聰明,讓人疼惜不已。而且知道這情況卻完全視若無睹,無所作為,總叫人於心不忍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