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闡述食物和健康的書籍、文章中,常會看到「You are what you eat.」的論點,也就是「你吃進去什麼,你就是什麼」。換句話說,你的身體健康與否,和你平常吃的食物息息相關。
這樣的觀點,不難理解!
現代小孩提早發育,和吃進太多的炸雞等速食類食物有關,因為雞隻大量飼養的過程中,打了很多的抗生素和生長激素。女兒上了國一生物課後告訴我,只要吃一顆檳榔,口腔中的黏膜就會減少90%,所以,吃檳榔和口腔癌的好發,相關度很高。而吃了太多高普林的海鮮、火鍋湯等食物,身體代謝不了,堆積在關節處,長期就容易形成痛風。吃了太多肉食,造成酸性體質,證明和癌症的誘發有關等等。
史懷哲在非洲行醫多年,在他的傳記中寫到,非洲人幾乎沒有二種病--癌症和盲腸炎。我認為主要的原因,就是非洲人沒有太多肉食,精緻或加工食品更少,加上工作壓力相對很低所致。而非洲人得到精神疾病的情況,其實很常見,證明情緒的問題,非洲人其實也很普遍,無法免疫。
然而,在所謂新時代(New Age)的觀點裡,認為「信念創造實相,你創造你自己的信念,所以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」。這是無形顯化為有形的過程。
佛法也說:「萬法惟心造」,一部短短200多字的「心經」,可以總結所有佛法的精髓。
新時代的高靈賽斯有句名言:「You are what you think , not what you eat.」,意思是說,你們所想的,遠比所吃進去的重要。飲食,充其量只能短暫改善一個人的健康。因此,並不是健康的飲食,一定會帶給你健康,而是因為你相信了「吃健康飲食,會讓自己健康」這個信念,才是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。
國內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及暢銷作家許添盛醫師,曾經在演講中說到:「若想從飲食下手來改善健康,只能夠治標,無法治本。因為最根本的問題,還是在於心。若你的心沒有改變,那麼吃進去的食物,只會被拿來做最壞的利用。這種情況,猶如上好的食材,被技藝差勁的廚師給糟蹋了,這廚師就是我們的「心」和「情緒」,它能決定我們吃進去的食物,如何在體內被利用。」
我個人其實比較偏向後者的觀點,認為吃東西時的「心念」,要比你吃了什麼東西要重要。
但是,一方面食物的生產及運銷過程,的確有太多的疑慮;一方面每個人不同時期的能量強度不同,要做到時時讓自己保持正面的信念,可以說是困難重重。
舉例來說,買了市場販售的小白菜,你知道它一定被噴過很多農藥。要在吃的時候,心裡讓自己相信「這是很健康、很有能量的菜」,恐怕不是很容易做到吧!。
當了秀明農法的農夫後,每當吃自己種的菜時,因為完全確認那是純淨、自然生長的作物,且可聞到作物原始的香味,心裡會覺得很幸福,感恩能有那麼健康的菜可以吃,還沒吃進嘴裡,就己經有能量倍增的感覺。不僅口中吃進的,是真的很有能量的菜,心中的信念,更滿是感恩和幸福。雙重的加持,當然吃進去的東西,對身體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更何況除了食物之外,每天在自然農法的田園中,沒有農藥又不施肥料,豐富的自然生態慢慢回復,時時都有美麗的驚喜,看到無數的種子蹦出躍動的生命,想要脫離地心引力的限制,這些都是超強的能量來源。
旅居北京的女作家張德芬,在她的暢銷書《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》中提到,大自然的振動頻率,是最接近我們本來面目的,也就是說,振動頻率特別高。所以,只要和大自然有回應共鳴,就是我們最好的「秘密移轉物」(指轉化不好心情及感覺的轉移物)。
另外,當個農夫,隨順地球公轉和自轉的節奏,早睡早起,身體的勞動量大,不管吃什麼都很有味口,體態日漸精實,身心日益平衡,當然漸漸會擁有正面積極的信念習慣。
這是我當秀明自然農法農夫一年後,感覺最棒的地方,也是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最大的動能所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