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

《三杯茶》雲端上蓋學校的感人故事

敬上第一杯茶,你是一個陌生人;
再奉第二杯茶,你是我們的朋友。
第三杯茶,你是我的親人,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。

攀登K2迷路,偶然走入科爾飛村

為何煩惱不可知的未來,讓無用的困惑,把腦子攪得疲累不堪?
拋開你的擔憂,將關於未來的事,留給阿拉--
祂在做計劃時,可從沒請教過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──《魯拜集》歐瑪爾‧海亞姆作品

1993年6月,一個跨國的10人登山隊伍組成,準備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(8611公尺) 。K2是座殺人峰,被登山者稱為「野蠻之峰」,金字塔形的銳利岩峰,陡峭到連冰雪,都無法附著在它刀刃般的岩壁上。

經過78天的努力,葛瑞格.摩頓森和他的夥伴史考特‧達斯尼,在距離峰頂600公尺的基地營,剛完成一趟96小時的補給任務,二人正在休息。

此時是9月初的一個晚上,摩頓森發現,不遠的山脊上,微弱的燈光閃爍著。

他判斷,是法國隊友凡恩有了麻煩。連絡上嘗試攻頂的二位隊友普瑞特和馬祖爾,他們願意下山搭救凡恩,並且發現,凡恩得了高山肺水腫,亟需後送。摩頓森和達斯尼隨後接力,而後二人共花了78小時,才把凡恩送到直升機可以救援的基地營。

經過這幾番折騰,他們累壞了,決定放棄這次的攻頂計畫。

普瑞特和馬祖爾一個星期後,向世界宣佈,他們成功登上K2山頂。

充滿了失敗心情的摩頓森,走在巴托羅冰川上,準備回到文明世界。然而,他發現自己落單且迷了路。他不僅和他的高山挑夫穆札佛‧阿里失去聯繫,也找不到同伴史考特.達斯尼

裝備幾乎都在挑夫背身上,缺乏食物和保暖衣物,他獨自在寒冷的山上過了一夜。

三杯茶:在科爾飛村的發願

尊敬的大人,你們在力量和耐力上,實在不能教給我們甚麼
我們也不羨慕你們不安的靈魂--也許我們還比你們快樂些?
在你們擁有的所有事物當中,我們最想給孩子的,就是學習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──《雲端上的學校》

第二天中午,他很慶幸發現了挑夫穆札佛。二人又走了三天,才離開了危險又溼滑的巴托羅冰川。

比摩頓森矮了一呎,多了20歲的穆札佛,精力旺盛。通常,他走在前頭,選地搭營,讓後到的摩頓森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及吃東西。

離開K2後的第7天,摩頓森走岔了路,再次迷了路。

這次,他因緣際會地走到科爾飛村,一個遺世獨立的山上村落。


純樸的科爾飛村民,把摩頓森當做自己親人般的熱情招待,讓他的身心都獲得了溫暖。在這段休養期間,摩頓森利用自己大夜班創傷護士的醫學知識和經驗,幫助村民解決很多健康上問題,獲得了村民的友誼和敬重。

有天,他去參觀了科爾飛村的學校,心裡很痛。

82個學生(其中只有4個女生)聚集在一個開闊的岩石平台,跪在霜凍的土地上,利用樹枝,在沙地上寫著字。

村長哈吉.阿里無奈地解釋,巴基斯坦政府無法提供老師,而僱用一位老師,每天得支付一美金的薪水,村裡沒辦法負擔。所以,他們和隔壁村合雇一位老師,一星期來科爾飛村三天。其他時間,孩子就自己練習老師出的功課。

血液裡,流著和父親一樣的拓荒精神和無私愛心,摩頓森堅定地向村長哈吉.阿里承諾:

我會回來,幫你們蓋一座學校!

妹妹猝死,決定挑戰K2,尋求生命的意義

你心中有燈燭,正準備被點燃;你心中有虛空,正準備被填滿。
你感覺到了,不是嗎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──詩人魯米

1958年3月,當摩頓森只有3個月大的時候,他的父親帶著一家人,離開故鄉明尼蘇達,前往非洲坦尚尼亞傳教。這是他們一家人,生命中最大的冒險。

在非洲大陸的廣闊天地,摩頓森多了3個妹妹當玩伴,快樂地度過童年。不過,小妹克莉絲塔三歲時,不幸感染了腦膜炎,八歲時開始出現癲癇症狀,身體及心智發展都出現遲緩的現象。

住在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下,11歲那年,摩頓森在父親的帶領下,終於如願爬上了這座仰望已久的高峰,並且從此愛上了登山。

除了宣揚福音外,摩頓森的父親積極奔走募款,終於成功籌設了坦尚尼亞第一家教學醫院。

完成心願後,父親決定,帶著一家人返回美國。

讀完高中後,摩頓森決定入伍當職業軍人,並在軍隊中接受了醫護訓練,擔任軍隊醫護工作。退伍後,進入大學,取得了護理及物理雙學位。畢業前,父親因為癌症過世,家裡一向拮据吃緊的經濟狀況,更加不理想。

為了幫助妹妹,他選擇攻讀神經生理研究所,取得碩士學位。畢業後,摩頓森選擇在舊金山灣區當個急診室創傷護士,且輪值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夜班及假日,以換取群山召喚時的休假。

這期間,他經常照顧自己的小妹,二人感情很好。他不僅幫妹妹找到工作,帶她坐公車,協助妹妹能夠自食其力,建立信心。甚至,當知道妹妹開始約會後,還教授克莉絲塔必要的性知識。

34歲時,在一次豋山中,不慎垂直摔落240公尺,摩頓森受了不輕的傷。但更令人痛楚的消息是,妹妹克莉絲蒂在他摔傷的同時,因為癲癇發作而猝死。

因為傷心而渾渾噩噩過了一段時間後,摩頓森接到一通電話。著名的登山家馬祖爾籌組了一隻攀登K2的登山隊,這是登山者的最終試煉。因為需要一個隨隊醫護人員,馬祖爾認為,摩頓森是很適合的人選,邀請他加入。

摩頓森心想,或許這是一條讓自己揮別悲傷、回歸正軌的路,也是紀念妹妹最好的方式。爬上豋山圈最令人敬畏的山頂,將這次攀登獻給妹妹克莉絲塔,這是尋求生命意義的一個很好的途徑,

580封信,1張支票,以及小學生的支持

天空越暗的時候,你越能看到星辰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波斯俗諺

回到美國工作崗位的摩頓森,利用工作之餘,發出了580封募款信及16份基金會的贊助說明書。萬事起頭難,這些努力,結果都石沉大海。

直到六個月後,他才收到第一封,也是唯一的一封回信,信中附了一張100美元的支票。寄信者,是他大學時學校足球隊的隊友。

至於16份的基金會贊助申請書,則全數被拒絕了。

不過,讓摩頓森稍感安慰的是,一群國小的孩子,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溫暖和信心。

擔任小學校長的母親,關心地為摩頓森安排了一場說明會,對象是學校的600個孩子。「我費了好大的功夫解釋,才讓大人明白,為何我要幫助巴基斯坦的學生,」摩頓森說,「但是,這些孩子看到照片時,馬上就懂了…」。

孩子們自動發起了「一分錢捐給巴基斯坦」活動,共募集了62345個一分錢硬幣。當摩頓森收到這623.45美金時,內心有著滿滿的感恩,覺得幸運之神終於眷顧他了。

一位攀登過喀拉崑崙山脈的企業家尚.霍爾尼,注意到了摩頓森的願望和行動。這位一向以脾氣很大、行事作風怪異聞名業界的大老闆,決定捐1萬2千元美金,成全摩頓森的興建學校心願。尚.霍爾尼後來一路支持,成了摩頓森頓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。

買好了興建學校所需要的材料後,摩森頓這時才發現,落後的科爾飛村,還需要一條跨越印度河上游──布勞度河的橋,才能將材料運入村裡。在尚.霍爾尼的金錢支助以及村民的齊心努力下,經過了3年的延宕和重重困難,這所科爾飛的石橋和小學,終於在1996年如願完成了。

遇見美麗的另一半,從此天涯兩端心相繫

比起無限制的開發「改善」拉達克人的生活水準,保存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--與土地和諧共存的大家庭生活方式--才能為拉達克人帶來最大的幸福。
社群,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,比起任何物質或高科技,更能豐富人類的生命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──《古代的啟示》海琳娜‧諾伯‧霍吉

1995年9月,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舉辦了募款餐會。會中,全世界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英雄──艾德蒙‧希拉瑞爵士正在演講,他說道:

攀登埃佛勒斯峰已經讓我很滿足了,但我覺得,更有價值的事,是在那裡蓋學校和診所。那些工作帶給我的快樂,比在山上留下足跡還要多。

在征服世界屋脊40年後,艾德蒙‧希拉瑞並沒有靠著名聲享福,反而經常回到埃佛勒斯峰地區,和弟弟瑞克斯一起,建造了27所學校,12間診所,以及二個航空基地--好讓補給品更容易送達尼泊爾的昆布地區。

就在摩頓森聚精會神的聆聽演講時,有人拍了他的肩膀,一位美麗的女子塔拉‧畢夏對著他微笑。二人一見鍾情,彷彿有說不完的話,難分難捨。六天後,他們結婚了。

塔拉的父親貝瑞.畢夏,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專業攝影,在1963年5月22日人類首度征服聖母峰時,拍下了歷史的見證畫面。

他寫下了登頂後的心得:

埃佛勒斯峰是嚴酷惡劣的巨神,不管是誰想挑戰它,就是在向它宣戰…。在戰爭結束後,你還是無法征服這座山,因為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,只有倖存者。

同年感恩節,尚.霍爾尼邀請摩頓森夫妻一起過節,同時決定捐款成立一個基金會──中亞協會,有制度的幫助回教世界的村落,建立學校及改善基本的生活。

同年年底,美麗的妻子塔拉懷孕了。

摩頓森感覺很甜蜜,也發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。

團隊逐漸壯大,挑戰也更加艱鉅

沒有千鎚或百煉,但水的舞蹈,將卵石吟唱成完美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──印度詩人泰戈爾

在基金會的正式運作和奧援下,一個團隊慢慢組成了,摩頓森在回教世界的工作,進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階段。

經過了跨文化的艱辛摸索期,摩頓森花了整整3年,才完成了科爾飛村的學校興建。接著,中亞協會只花了不可思議的3個月時間,就蓋好了3間學校。而且花費的成本,只有政府部門的一半。

除了繼續在偏遠村落興建學校、支付老師薪水外,中亞協會也幫助巴基斯坦的山地村落改善水源供應,設置婦女活動中心。1999年印巴邊界衝突後,協會很快設立了難民學校。

慢慢地,摩頓森把鄰國阿富汗,也納入了協會的救助範圍內。

隨著各項工作的加速推展,中亞協會的支出也隨之大幅增加,且先前主要的贊助者尚‧霍爾尼也已經病逝,這時,摩頓森除了長期待在巴基斯坦外,還要奔波美國各地,為協會募款。

在募款的場合,摩頓森常會引述,他最喜歡的德雷莎修女說過的話:

我們試著做的事,也許只是落入大海裡的一小滴水。但是,如果沒有這一滴水,大海會變得小許多。

個子很高,臉上帶著靦腆的摩頓森,這時不僅要擔負中亞協會團隊的運作和管理責任,最累人的是要四處奔走募款,但是往往杯水車薪。而且,和妻子及小孩的相聚時間更少了,摩頓森經常感到挫折和沮喪。他的事業,正面臨了撞牆期。


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,位於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,發生了二架飛機衝撞大樓的恐怖攻擊事件。這是美國繼珍珠港事件後,第二次本土遭受外國勢力的攻擊,且傷亡慘重,震撼了美國人的心靈。

隨後,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,展開以暴制暴的報復行動。美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,陷入了空前的緊繃。

在這個衝突與紛爭不斷的世界,愛是唯一的解藥

沒有人,沒有任何生物,能在永恆的天空下永遠活著。
最美的女人、最博學的人、即使是聽過阿拉聲音的穆罕默德,都將枯萎死去。
一切皆為短暫,只有天空,會在所有事物(甚至包括苦難)消失後,依然常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巴提詩人

2003年春天,摩頓森回到科爾飛村,帶著美國《戶外》雜誌的編輯費達可一道同行。一個早上,30幾個長老盤腿而座,正在開會。

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孩衝了進來,坐在這群男人中間,拿出一張英文請願書,對摩頓森說:「我說過,我的夢想是成為醫生,你答應過要幫助我。這一天現在來到了,我已經準備好要開始產婦訓練了,我需要二萬元盧比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這個17歲的優秀女孩嘉涵,是摩頓森恩人哈吉‧阿里的孫女,是他蓋的第一所學校、第一個班級的第一位畢業生,也是這個3000人口村莊中,第一個受教育的女生。

嘉涵堅定地告訴摩頓森,她不想只作一名醫護人員,她想要蓋一所醫院,然後照顧布勞度河谷婦女的健康問題。

摩頓森笑咪咪地看著這個勇敢的女孩,倍覺安慰。心想,世事真是奇妙,她的妹妹克莉絲塔,一個早逝女孩的生命,竟可以轉化,讓另一群女孩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
580封信,一萬二仟美金,十年的努力,這些辛苦都微不足道了。

就為了眼前的這一刻!

費達可更是受到極大的震撼,他寫到:「這是我這輩子見過最不可思議的的事情之一。在這麼保守的伊斯蘭教村莊,這個女孩就這樣跑進來,硬擠進男人圈裡,他的行為至少打破了六層傳統…」

4月6日星期天,美軍正準備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行最後一波攻擊。3400萬份以摩頓森照片為封面的《遊行》雜誌,夾在全國的報紙中發行。

摩頓森告訴《遊行》雜誌的讀者:

如果我們只想憑藉軍事武力解決恐怖主義,那麼我們絕不會比911之前更安全。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下一代享有平安,我們必須了解,這場戰爭最終要靠課本去贏得,而不是炸彈。

媒體的報導和認同,讓眾多的小額募款,如潮水般的湧進了中亞協會,摩頓森可以做的事情,可以發揮的影響力更大了。

對美國而言,與回教激進恐怖分子的對抗,敵暗我明,往往事倍功半。摩頓森語重心長的表示,與其事後,用一顆顆單價幾百萬美金的飛彈攻擊當作報復,不如多幫助這些國家蓋學校(一間只要1萬2千美金),讓赤貧的鄉村居民可以接受教育。只有這樣,才能有效杜絕回教世界激進恐怖份子滋生的溫床。

不像很多路過的登山客,只是嘴上說說而已,摩頓森真正去做,實際幫助了全世界最貧困的山地村落,溫暖了,也溫柔了這些回教世界村民的心。

這樣的努力,不僅足夠讓摩頓森被稱為「英雄」,且是這個紛亂世界獲得永久和平的真正藥方。

後記:這篇文章以及四張圖片,取材自《三杯茶》一書,馬可孛羅出版社發行。

4 則留言:

  1. 辛苦你了,這麼長的文章,一定花了不少的時間。摩頓森的故事真是感人,一個小小的發願,後頭可以創造這麼大的福報,真是不可思議。謝謝你的文章。Jenny

    回覆刪除
  2. Jenny

    的確,馬可孛羅出版社的書,包括這本《三杯茶》,
    其實都不容易讀通,要花一番功夫。
    邊看邊整理,收穫豐富,也順勢有了這篇文章。
    作者花了二年的時間,才寫成此書,
    參考及消化的資料豐富,加上故事本身很具啟發性,
   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    希望你會喜歡~~~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自從同學的網站開張以來..我一向是忠實的讀者..收穫很多...同學為文的功力與風格...宛如在"雲端上"經營部落格...有些時候難免曲高和寡...貴網站優質到連留言者的文采亦讓人驚豔不已啊....但有些人就是不習慣透過文字與人互動...而我相信他們一樣獲益甚多......敬愛的同學:閒暇之餘多寫些文章以饗大眾吧! Tony Hung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同學

    謝謝你的讚美和鼓勵!

    總希望,自己寫的文章,
    有人回應,不管是褒是貶。
    現在想想,那也是一種執著吧,
    我相,人相,眾人相,壽者相,
    要能破,真是太難了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