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

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之二:捨不得,就會動彈不得


捨不得,就會動彈不得;放不下,就要付出代價

這兩句話,是我幾年前身心低潮時,在一個兩天工作坊的上課白板上,不經意看到的智慧話語。多年來細細品味,如實奉行,當真獲益匪淺。

上月多次閱讀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,再經月初讀書會討論,印象更為深刻。這本書觸及許多面向,而有關追求天命以及相對必需付出的代價間的論述,作者多所著墨,很值得大家仔細閱讀及思考。

牧羊少年聖狄雅各回應夢境的啟發,決定要到埃及金字塔去追尋寶藏,這個所謂追尋天命的決定,勢必要付出很大的代價,相對也會學到更多的東西,提升了生命的高度與層次。代價與取值間,往往最是無私的。想通了這道理,很多心理糾結才能豁然開解。

生命中的每一件事,都必須付出代價。為了了解夢境的意義,聖狄雅各開始學習了這一項功課。

首先,是吉普賽女人的解夢,並要求聖狄雅各找到寶藏後,要把寶藏的10分之1付給她。接著是薩冷王的解夢,這次更直接,聖狄雅各必須付出他所有財產(60頭羊)的10分之1當作代價。

薩冷王說,寶藏就在金字塔,這點你早就知道,不過我還是得收下這六頭羊做為代價,因為是我幫助你下定決心的。

聖狄雅各曾經問薩冷王,如果我付給你寶藏的1/10呢?薩冷王回答,如果你一開始就去承諾你根本還未擁有的東西,你就會失去勇往直前的欲望。

很多人心裡知道,陷在舊有生活的泥淖裡,要付出很大的健康或生命代價,因此也很想要做點改變。但是,卻不願意付出基本的代價。所以,你會看到,有人參加了讀書會,卻捨不得買書;想去上課,卻心疼學費太貴;想要開店做生意,卻捨不得花錢裝璜….。

捨不得的結果,往往就是動彈不得,繼續沉溺在舊有的環境或狀態裡!就像一個人坐在搖椅上,每天搖啊搖,卻始終沒有移動半步。

聖狄雅各賣掉羊群,給了薩冷王六頭羊(1/10),買了船票,從西班牙最南端的台里發(Tarifa)渡海,橫渡了直布羅陀海峽,到了北非摩洛哥的丹吉爾,開始了他的尋夢之旅。

只有二個小時的船程,卻是天差地遠的巨大裂縫:不僅僅是從歐洲到非洲,他完全沒有想到,他不會說阿拉伯話,更不懂當地人不可以喝酒。更糟糕的是,他在一間酒吧裡,被騙子騙走所有錢財。

尋夢的旅程,或是改變的過程,這時是很難熬的。如果心理能量不夠強,既要面對內在疑懼之龍(《為自己出征》書中第三個城堡裡住的恐龍)的挑戰與反覆質疑,還要擔心或面對來自親友的冷潮熱諷,事後諸葛的幸災樂禍評語。

後來,他為一位永遠把朝聖麥加放在心底,而不去實現的水晶商人,工作了11個月又9天。他成功幫老闆及自己賺了很多錢,也學會了阿拉伯文。

這樣的成功經驗,非常重要。作者這樣描述聖狄雅各的體驗: 
丹吉爾已經不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,而且他覺得,正如他能夠征服這個城市,他可以征服其他任何城市。
聖狄雅各再次離開舒適區,跟著駱駝商隊出發,進入幾千公里廣袤荒涼的非洲沙漠。途中,碰到了一位一心求教鍊金術士的英國人,並和駱駝伕成為好友。他學習與沙漠共處,傾聽沙漠的預兆,也從商隊的友伴中學習。

商隊停在埃及開羅西南方100公里左右的費奧姆(Al-Fayyum)綠洲,少年在此遇見少女法諦瑪,兩人一見鍾情。商隊因部落戰爭,而必須長期停滯在綠洲。少年看見敵軍斥候,成功阻止了500個敵人的部隊入侵,最後被聘為綠洲的參事。

向長老報告自己看見的預兆,進而讓綠洲武裝起來,這是一個生命的賭注,賭輸了,會失去性命。這是聖狄雅各旅程中的第一個重大生命威脅。

後來,其實他大可就此安居落戶下來的,不必離開。他很有錢了,又被聘為綠洲的參事,名利雙收,還擁有了法諦瑪的愛情。但是,聖狄雅各遇見煉金術士後,決定再度離開綠洲這個舒適圈,重新踏上尋寶之途。

他們兩人一起離開沙漠,途中被軍隊抓住,聖狄雅各第二次失去所有錢財,靠著展示變成風的的神蹟幸運活下來,躲過第二次的死亡威脅。

到了柯普特修道院,距離金字塔只剩3小時路程,聖狄雅各必須獨自一人前往。在吉薩(Giza),見識了金字塔的壯美。遇見難民,被劫去金子(第三次失去財產),還差點被毆打而死。最後,難民老大告訴他廢棄教堂的藏寶夢。

聖狄雅各最後挖出寶藏,娶了法諦瑪,最重要的是,他在尋夢之旅上學到了很多生活及生命的智慧。

俗話說,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,作者保羅·科爾賀寫這本書,只花了兩個禮拜就完稿了。這不是奇蹟,他是用生命在書寫的。

現實生活裡,保羅·科爾賀10幾歲時,便立志要當一個作家,但和父母希望他當律師的理想衝突。為此,17歲後曾多次進出精神病院。猶有甚者,父母竟狠心把保羅·科爾賀3次送去電療,他們認為,這樣可以除去科爾賀想當作家的想法。之後,柯爾賀曾經到西班牙、墨西哥、祕魯、北非一帶旅行。四處流浪,過著嬉皮般的生活。

所以,這本書,基本上是作者生命的具體寫照,是他付出很大的代價,用血淚寫出來的半自傳小說。

常聽到很多前輩主張,年輕人要跳出舒適圈,去國外走走,接受不同的挑戰。鼓勵中年人出國壯遊。林懷民的基金會設立獎金,鼓勵年輕人到海外流浪,尋找自我。很多職棒好手,紛紛到美國或日本職棒接受更高的挑戰,並且創出另一片天。在台灣這類故事不陌生,我們常可以看到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這樣的尋夢故事。

就因為跳出舒適圈知易行難,所以類似的故事才更顯珍貴。為何會很難?心理上的糾葛與制約,恐怕才是根本。

有句話說「陌生的天使,要比熟悉的魔鬼可怕」,所以,酒鬼的女兒,往往嫁了一個酒鬼的老公。礦工的爸爸,往往會有礦工的兒子。即使是靈性修為極深的胡茵夢,是由母親撫養長大的單親家庭孩子,最後,他自己也生養了一個單親女兒。

陌生的天使儘管讓人害怕,但熟悉的魔鬼會更好嗎?恐怕未必吧!因為自己的軟弱,卻以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完整家庭當藉口,而選擇留在不幸婚姻中的母親,跟毅然離婚追求新生活,追尋自己的幸福人生。兩者中,哪一個對孩子及自己更好呢?

書的後段,保羅·科爾賀提到影響力的根源,是讓自己變得更好:
每一個人都可以去追尋他自己的寶藏,發現它,然後願意變得比自己從前的生命更好。

如果我們努力變得更好,圍繞著我們的每樣事物,也會變得更好。
愛,是改變和改善天地之心的力量,可以滋養天地之心。我們所存活的這個天地究竟會變得比較好或比較差,就端看我們是變得更好或者更差。
記得,生命中的每一件事,都必須付出代價。而捨不得,往往就會動彈不得。至於放不下,就要付出代價,也是生命的智語。留待以後,有機會再談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捨不得,放不下,這是我們受苦的根本原因。但要捨得及放下,談何容易?西瓜這篇文章講得很清楚,這也是很多書籍及大師嘗試要闡述的重點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沒錯
      很多書都在強調捨得及放下的重要
      這本書也不例外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