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

在新竹往返台北火車上的一些感想

平均每週新竹往返台北一回,我大都是搭電聯車。一個人在車上,最常做的事就是看書,不然就是打瞌睡。只有一個小時多車程,很少感覺到無聊。

一班又一班的火車,不同的人上車又下車,猶如生命的流轉,總會有片刻特別的風景,偶然投影在心湖裡,並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漣漪。

一位母親對小女兒的恐懼說教

有天,在往台北的莒光號上,乘客稀稀疏疏的,一個小女孩約莫3到4歲,坐不住,跑來跑去。心懷焦慮的母親,可能是擔心突然的煞車會讓孩子受傷,但又無計可施,於是開始了付諸恐懼的說教: 

妳這樣亂跑,等一下被壞人抓走,妳就看不到媽媽了。壞人會整天叫你工作,不認真的話就會被打,還不給你飯吃,你會很可憐…。

剛好車子到了台北車站,莒光號狹窄的通道瞬間擠滿了人。我看到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,對她抱以微笑!隨即覺得不妥,搞不好她正在端詳著,猜想我就是那個可能會抓走她的壞人。

所以會對這類對話很有感覺,是因為這幾年持續探索自己內在恐懼的各種面向時,愈發覺它的存在深不見底,且無法輕易辨識。

當然,現代消費至上的社會無疑扮演了恐懼的持續推手,但是,火車上小女孩母親的話語,讓我想到童年時母親熟悉的類似告誡,那恐怕才是恐懼的始作俑者:

不可以到外面馬路去玩,那裡時常會有背布袋的老人,把小孩背走,拿去賣掉,或是把小孩殺了,煮來吃。

上學後,同學常會講些自編的鬼故事,最常的背景出現在廁所:有人從糞坑裡伸出手來,幫你擦屁股;上廁所,看見上吊的女鬼等等。

有很長一陣子,我都不敢在學校上大號。

現在,對於那些幼稚的故事當然付之一笑。但是,童年的恐懼點滴累積,慢慢形塑了自己內在潛藏莫名漫生的恐懼,而且很難找出根源去對治。

有天親戚來訪,兩個還小的兒子一直爭執不斷,哥哥後來動手打了弟弟,弟弟嚎啕大哭。

或許覺得丟臉,或許是情緒水位已經爆滿,孩子的媽媽對老大脫口而出:「你這麼不乖,我要把你賣掉。」

老大當真,哭著懇求「媽媽,我會乖乖,不要把我賣掉」。可見,以前已經被洗腦過很多次了。

這媽媽,明明把兒子當做心肝肉的,她不理解,孩子在形成潛意識記憶的6歲前,會不會真的被賣掉的判斷力是付之闕如的,他通常會照單全收。

過了一會,找了機會,我向媽媽說:「父母是孩子的最後堡壘,不管自己心情多壞,千萬不要對孩子說要賣掉他,這種方式短期會很有效,但是長期的殺傷力太強了…」。

雖然不一定作得到,但我時常提醒自己,千萬不要對孩子用付諸恐懼的方式溝通,除非牽涉到健康或安全的重大議題。

週五晚上九點從台北南下,區間車很擠,我又聽到一位媽媽對孩子說:「人那麼多,跟緊媽媽,不然會被壞人抓走…」

車窗內外的風景

新竹到台北,火車外的風景愈來愈醜,青山綠樹不見了,稻田及綠野被鐵路旁很醜的鐵皮或矮髒的景觀所取代。過了浮州站,甚至進入地下深黑的幽閉空間中,總讓人不舒服。

不過,火車內的風景倒是不一樣。從中壢站開始,人潮多了起來,到了桃園站通常座位會被坐滿。

人多了,漂亮的女生也多了起來,加上打扮也比較注意,也是一種「風景」。偶而,看看外表怡人的美眉,是打發無聊的一種BONUS。

智慧手機開始普及後,在區間車上的低頭族愈來愈多,已經快變成一種社會現象了。

最近,我愈常看到用單手打字的手機族,大部分是學生,速度超快的,讓我有點訝異。我心想,他這樣高度使用一隻手,對身體平衡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?

瑜珈,是最講究平衡的。右彎,一定會接著做反向的左彎。只是,用另一隻手快打智慧手機,恐怕很難吧?

在富岡、湖口間,多了一個北湖站。我慣常在台北站上車後,先看一會書,精神不濟後,再趁機打個盹。通常過了楊梅,我就會無所事事,期待趕快下車。

好幾次,剛好同節車廂會看到一個身材高跳、外貌姣好的美眉,在單調的車廂裡,要不注意都很難。雖然她不是擁有氣質的臉,但由於北湖站上下車的人不多,仍是格外搶眼。

我猜,她應該是附近一所大學的學生。只是,明明是新竹鄉下一所五專改制後的大學,校名開頭要叫「中國」,實在很令人不解?

被不禮貌的打攪

相對客運,區間車平穩、空間大、燈光也夠亮,我很喜歡在車上看書。這樣的時光,既是時間的「消費」,也是時間的「投資」,很值得。

彭明輝教授的新書《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》,有一段話,是這樣描述時間的:
時間,可以用來換取當下的滿足,這是一種時間的「消費」。
時間,可以用來發展各種體驗人生的能力,為了未來有能力獲取更高的滿足,這算是一種時間的「投資」。
閱讀好書、觀賞好電影、欣賞藝術既是一種時間的消費,也是一種投資,因為我們既獲得了當下的滿足,也獲得成長的喜悅。
流連網咖、打電動,這些純屬時間的消費,甚至只是一種刺激。 
有一次在板橋車站,被一位阿姨不禮貌打攪的經驗,讓我印象很深。

南下的人不多,車廂裡還很多空位。她上車後坐在我的左側,當時我正在閱讀拜倫.凱蒂的《一念之轉》,是一本練習「轉念」的經典好書。

這本書概念簡單,應用卻需花費技巧去理解,所以我反覆觀看書中的談話案例,思考凱蒂話語引導和轉換之間的眉角所在!

隔壁的阿姨講話了:「在看書喔?」,我禮貌性的點頭回應。

「你有讀過聖經嗎?」,我仍點頭回應,不想接話。

經驗告訴我,盡量不要和別人談論宗教和政治話題,這在台灣是兩大禁忌區,更何況是陌生人。

「一個人如果不熟讀聖經,瞭解神的話語,讀再多的世間書也是沒有用處的…..」。這樣的觀點太宗教了,也太主觀了,我更不想回應,以免陷入無邊無際的辯論。

我索性把書本闔起,打起瞌睡,晃到中壢站才又睜開眼。隔壁的阿姨又開口了,這次更無厘頭:「要不要在楊梅租房子,價格很便宜?」

我說了聲「謝謝」,又閉起眼,這次是裝睡了。

那阿姨改為向她右側的男生聊天,那男生比我有耐心多了,會去回應阿姨的提問。

我心想,這社會有很多人需要有人同他講話,這也是為何心理輔導研究所會那麼熱門的原因!人都需要被無條件的同理,我想這是那位阿姨所需要的吧!

只是,對陌生人屢屢採取這麼突兀的舉動,顯示她的家庭關係一定很疏離。


相關文章

生之歡愉與死之恐懼
恐懼的各種面向和應對方法
面對恐懼:想像中的澤西惡魔
千古艱難惟一死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